中国历史上慷慨激昂的故事有很多,但矢志不渝,燃烧三代,继之以死的,仅季汉一家。
这一家很奇怪,就拿关羽来说,在曹营待遇不差,工作稳定,可却要挂印封金,千里寻兄,追随朝不保夕的刘备。
刘备也很奇怪,接手汉室,荣登大宝,却空置大将军一职,徒留给一个永远在见不到的人。
还有那诸葛亮,另外两家都有效,或想效伊霍之事的人,可他偏偏要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位极人臣,累死在五丈原上。
最后还有那姜维,蜀国破灭,不失封侯拜爵,却偏偏要上演一出:
愿陛下忍数日之辱,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,日月幽而复明。
封建社会吃人,兴亡皆是百姓苦,但我们把这四个人换做今天,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模样。
996是福报,苦是苦了点,但至少收入稳定,职业规划明确,出了工伤,少不了理赔。
7*24创业公司,不仅工资少,还朝不保夕,草台本子,看不见未来,出了工伤,可能就没有然后了。
于是有个叫关羽的人选择了后者,只因那个叫刘备,把他当个人。
创业公司上市,论功行赏,少个元老,少分支出,还能多收买些新人。
而那个叫刘备的老板,却把公司CEO的位置空了出来,留给从头奋斗到尾,却在上市前夕逝世的关羽。
刘备这些决定,是因为那个叫关羽的兄弟,把他当了个人。
这家公司的二代领导人诸葛亮,声震天下,但他也很奇怪。
自己任职董事长期间,不留股份,只领工资,员工们996,他却7*24,最后活活累死在出差路上。死后的存折,只余几缕薄薪。
把生命全部燃烧给公司,不是因为他工资有多高,股份有多少,而是28岁那年,名满华夏的刘备,三顾茅庐,聘请还无人问津的他,并委以重任。
最后就是那个叫姜维的人,公司商战被兼并,他本来会被委以重任,得以安适的养老,可最后他选择殊死一搏,想重新救回公司。虽然公司的结局依旧是被兼并,但他却将把敌对公司的两名骨干,一起带走,锒铛入狱。
这四个人的故事很魔幻吗?
非常魔幻,魔幻到穿越千年,身份变迁,他们还是那么的让人推崇。
更为魔幻的是,他们四个人的故事,无论我们怎么套用,都会感慨万千。
为什么会感慨?
无论兴亡,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狗,而他们活成了人,品德上大写的人。
而我们,渴望活成人,品德上大写的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