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:桃园三结义
刘备、关羽、张飞桃园结义,当时刘备28,关羽27,张飞22。关羽58岁被杀,张飞55岁被杀,刘备63岁驾崩。
二:三顾茅庐
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,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。
三:空城计
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镇守西城,在得知街亭失守及司马懿将率军攻西城的消息。
此时城中无兵可迎敌,于是诸葛亮沉着镇定,设空城计,命人将城门打开,而自己在城楼上抚琴饮酒。
司马懿等人见状,疑有埋伏,引兵而退的故事。
四:草船借箭
周瑜为陷害诸葛亮,要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。
诸葛亮算出大雾之日,就向鲁肃借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,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,便令以乱箭射之。
待至日高雾散,孔明令收船急回,船轻水急,曹军追之不得,最终得到十五六万支箭,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。
五:七星坛借东风
赤壁之战之时,诸葛亮在七星坛借来东风,帮助周瑜火烧赤壁,最终打败曹操。
六:舌战群儒
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,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。
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,虞翻、步骘、陆绩等七人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,最终孙权同意联刘抗曹。
七:单骑救主
曹操追击刘备于当阳长坂坡,随军眷属被曹军围困,部将赵云身抱刘备之子阿斗,奋勇血战,力保刘妻甘夫人突围,使其母子二人幸免于难之事。
八:三英战吕布
曹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,上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,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。
九:煮酒论英雄
指建安四年,袁绍和曹操官渡之战前,掌控朝局的曹操以酒宴试探刘备是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,最终被刘备巧言瞒过的故事。
十:七擒孟获
诸葛亮为了平定南方,收买人心,前后七次俘获孟获,最终收服他。
十一:望梅止渴
曹操去攻打张绣,行军途中,找不到水源,士兵们都渴得厉害,于是他传令道:前边有一片梅子林,结了很多果子,酸甜可以解渴。
士兵听说后,嘴里都流出了口水,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,终于找到了水源。
十二:刮骨疗伤
樊城之战,关羽右手臂中箭,名医华佗用刀割开皮肉,帮关羽刮去骨头上的毒素。
十三:温酒斩华雄
十八路诸侯讨伐董贼,董卓部下华雄不可一世,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,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,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,关羽从此名震诸侯。
十四:过五关斩六将,千里走单骑
关羽、刘备下邳失散,关羽陷身曹营。刘备去投袁绍,关羽得知刘备下落,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寻兄。
在过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、韩福、孟坦、卞喜、王植、秦琪的阻拦;关羽被逼无奈,过五关斩六将。
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。
十五:单刀赴会
鲁肃邀请关羽过江,私底下却要谋害关羽,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,最后平安而返。
十六:火烧赤壁
赤壁之战,是指东汉末年孙权、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(208年)在长江赤壁(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)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。
十七:乐不思蜀
蜀国的后主刘禅在投降晋国后,被安置在都城洛阳,并被封为安乐公。
有一天,司马昭为了羞辱刘禅,安排蜀国的歌舞杂耍表演,刘禅却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,甚至在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时,回答说:我在这里过得非常快乐,一点也不想念蜀国。
这个回答让司马昭对刘禅的无情和无能感到惊讶,后来人们便用“乐不思蜀”来形容那些因留恋异地而不想返回故乡的人。
十八:火烧博望坡
诸葛亮出山第一战,大败夏侯惇大军,诸葛亮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。
十九:火烧新野
诸葛亮第一把火烧博望坡,夏侯惇大败,曹操便亲自领兵伐新野。
刘备放弃了新野,到樊城以避曹军。
曹操的部将曹仁领的兵到新野,见城门大开,城中无人,便引军进城中驻扎。
夜来时分,新野就被火烧了,最终打败曹仁。
这就是诸葛亮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的第二把火。
二十:如鱼得水
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后,就对结拜兄弟关羽及张飞两人说:我得到孔明的辅助,就好像鱼得了水一样。
二十一:六出祁山
诸葛亮六次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,最终病逝五丈原。
二十二:关羽义释曹操
赤壁之战后,曹操仓皇从华容道败逃。诸葛亮派关羽在那里埋伏。
曹操一众人困马乏,损兵折将,不能再战。
关羽念在过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 ,不顾立下要活捉曹操的军令状,放过了他。
二十三:火烧上方谷
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,魏延把司马懿等人引入上方谷,上方谷便被蜀军准备的易燃物质燃得火光冲天,眼看司马懿等人将葬身火海,谁料此时天降大雨,将大火扑灭。
司马懿等人也就侥幸的逃脱了,在上方谷上的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不由的深叹: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不可强也。
二十四:马岱斩魏延
诸葛亮临死前算准魏延一定会谋反,便将杨仪与马岱叫到床前,将一个锦囊妙计交给杨仪,然后叮嘱马岱如果魏延大喊三声“谁敢杀我”后便砍下他的脑袋。
二十五:白帝城托孤
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,在白帝城病危,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,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。
二十六:诸葛亮挥泪马谡
诸葛亮第一次北伐,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,使得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,为了安抚朝野上下,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。
二十七:诸葛亮三个锦囊妙计
荆州被刘备所占,东吴周瑜便一心想夺回荆州。
他听说刘备的妻子刚刚去世,就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,让刘备到东吴入赘,到时将他幽囚狱中,并用他换取荆州。
诸葛亮识破此计,决计派赵云伴随刘备入东吴成亲。
临行,诸葛亮悄悄对赵云说:你保护主公到东吴,这里有个锦囊,囊中有三条妙计,你到东吴后依计而行。
后来,赵云果然依计而行,保刘备成亲,并携刘备夫人安全返回荆州,使得周瑜的计谋成为泡影,只落得“周郎妙计安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”的千古笑谈。
二十八:隆中对
刘备三顾茅庐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(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)
二十九:陆逊火烧联营
刘备为报东吴夺荆州、关羽被杀之仇,率大军攻吴。
结果被陆逊放火连破四十余营。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,决定了夷陵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。
三十:长坂坡之战
曹操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追击刘备。刘备军被曹操军击溃,仅有数十骑逃走。
刘备因张飞据水断桥赢得逃亡时间,而甘夫人和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。
三十一:王允巧施连环计除掉董卓
王允首先利用貂蝉的美貌,将她先是献给吕布,后来又献给了董卓。
通过貂蝉在董卓和吕布之间制造矛盾,使得两人关系紧张,最终导致信任破裂。
通过离间两者的关系,逼迫吕布为了貂蝉而杀了董卓,王允达到了借刀杀人的目的
三十一:辕门射戟
袁术派纪灵率兵攻打刘备,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,于是进行调解,用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。
吕布命门侯在营门中竖起一支戟,说:“诸位看我射戟上的小支,如一发射中,诸君当立即停止进攻,离开这里。
如射不中,那你们就留下与刘备决一死战。
他引弓向戟射出一箭,正好中了小支。然后大家各自回兵。
三十二:关羽败走麦城
关羽已经失去了荆州,损失惨重。只有三百人马来到了麦城。关羽向远在西川的刘备和上庸的刘封、孟达求救。
但是,刘备远在西川,救兵无法及时到达,而刘封、孟达见死不救。
关羽无奈突围,结果遭到了东吴将领潘璋、朱然等人的埋伏。关羽被东吴擒获,宁死不屈,被孙权斩杀。
三十三:刘备三让徐州
曹操攻打徐州,徐州太守陶谦为使徐州百姓免受战乱之苦,把徐州管理权送给刘备的故事
三十四:曹操献刀
曹操为了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,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计,曹操从王允处借来了七星刀来刺杀董卓。
不料却因为镜子的反光而被发现。
因为董卓力大,加上此时吕布也已赶来,曹操随机应变,以献刀为名糊弄了过去。
随后,便匆匆忙忙逃出董相府,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。
三十五:陈宫放曹操
曹操刺杀董卓未遂, 改装逃走,至中牟县被陈宫所擒,后曹用言语打动陈宫,使陈弃官一同逃走。
行至成皋,他们一同去找曹父故友吕伯奢,吕伯奢杀猪款待。曹操闻得磨刀霍霍,误以为吕伯奢欲加害,便杀死吕氏全家,焚庄逃走。
陈宫见曹操心狠手辣,枉杀无辜,十分懊悔;宿店时;趁曹操熟睡时欲刺杀曹操后放弃独自离去。
三十六:拔矢啖睛
夏侯惇领兵救援刘备,攻击吕布,正与吕布手下高顺的军队相遇,便挺枪出马与高顺交战。
两人大战有四五十合,高顺抵敌不住,败下阵来。
夏侯惇纵马追赶,高顺绕着军阵逃跑。夏侯惇也绕着军阵追他。
高顺阵上有个叫曹性的将领看见,暗地拈弓搭箭,看夏侯惇近了,一箭射去,正中夏侯惇左目。
夏侯惇大叫一声,急用手拔箭,不想连眼珠拨出,于是大呼曰:“父精母血,不可弃也!”
于是便放进嘴里吃掉了,挺枪纵马,直取曹性。曹性不及提防,早被一枪搠透面门,死于马下。
三十七:关羽大意失荆州
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,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,导致荆州三郡失陷。
大意失荆州,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,有粗心大意、骄傲轻敌的意思。
三十八:官渡之战
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,在此展开战略决战。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,继而击溃袁军主力。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。
三十九:白衣渡江
当时关羽正率军北伐,不在荆州。
吕蒙让部下都扮作成商人的样子,成功渡江袭击了荆州,南郡守将傅士仁、糜芳先后投降。
所以这次战役被叫作“白衣渡江”。
吕蒙进驻南郡,安抚关羽手下的士卒家属,并与陆逊配合,切断关羽归路,并将其擒获。
四十:刘备怒摔阿斗
刘备于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击溃,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。
由于曹军来势凶猛,刘备虽冲出包围,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,赵云拼死刺杀,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,赵云冲破曹军围堵,追上刘备,交还其子。
刘备接子,掷之于地,愠而骂之:“为汝这孺子,几损我一员大将!”赵云抱起阿斗,连连泣拜:“云虽肝脑涂地,不能报也。
四十一:董太师大闹风议亭
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偷情,结果被董卓看见,董贼大怒拿起方天画戟扔向吕布,吕布跑了,貂蝉就挑拨离间,说是吕布强迫她,董卓更怒,从此之后两人有了间隙。
四十二:刘琦上屋抽梯
荆州牧刘表偏爱少子刘琮,不喜欢长子刘琦。
刘琮的母后害怕刘琦得势,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。
刘琦感到自己处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,多次请教诸葛亮,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。
有一天,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,等二人正坐下饮酒之时,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。
诸葛亮见状,无可奈何,只得对刘琦说:“申生在内而亡,重耳在外而安。”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,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,避开了后母,终于免遭陷害。
四十三:蒋干盗书
赤壁之战之时,蒋干毛遂自荐想要过江劝说东吴大将周瑜归降。周瑜摆群英会设下反间计,让蒋干偷看了假信,使曹操杀掉了水军首领蔡瑁、张允。
四十四:周瑜打黄盖
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,为了取信于曹操,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,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。
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,给周瑜利用火攻攻打曹操军队创造条件,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。
四十五:庞统巧授连环计
赤壁之战之时,蒋干将庞统请到了曹操处。庞统以曹军多为北方人、不习水战、多生疾病为由,建议大船连接起来横跨江面,这样军士走起来如履平地,就连战马都可以行走,曹操不谙水战,最终被庞统所骗。
四十六:水淹七军
水淹七军,是一场经典的战役,关羽擒于禁,斩庞德,威震华夏,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。
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四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,作不出的话,就要动用死刑。
曹植应声便作成一诗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箕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:‘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”魏文帝听了深感惭愧,赦免了曹植的罪。
四十七: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
魏帝曹髦在位时,大将军司马昭专权,图谋夺取帝位。魏帝曹髦以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所知也”形容其野心。
后人用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来比喻野心非常明显,已为人所共知
四十八:死诸葛吓走活仲达
诸葛亮病死军中,蜀将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,秘不发丧,缓缓退军。
魏军主帅司马懿(字仲达)率军追击,见蜀军帅旗飘扬,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。
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,赶紧策马收兵逃跑。
四十九:扶不起的阿斗
阿斗为人不思进取,只会整天玩乐,即使有诸葛亮(181~234年)这样的名臣辅助和教导也无济于事,最终导致江山落入他人手中,还落下了“乐不思蜀”这样的千古笑柄。
五十:割发代首
曹操去攻打张绣,官兵在经过麦田时,曹操命令官兵们不准践踏麦地,如有违反则要杀头。
于是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,小心翼翼地蹬过麦田,这样一个接着一个,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,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。
老百姓看见了,没有不称颂的,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,还跪在地上拜谢。
曹操骑马正在走路,忽然,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,惊吓了他的马。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,踏坏了一片麦田。
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,被执法官拒绝。曹操要举刀自杀,被众人劝住。
于是,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:“那么,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