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,零下几十度的寒冬,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?
别说零下几十度,零下十几度都是噩梦;别说古代,当代都是噩梦。
以前农村没有电器,顶多了扯个灯泡,还经常三更半夜才送电。电热毯、热水器、热风扇这些都是近几年才普及到农村的,而且最近这些年冬天也没以前冷了。
以前冬天的时候,最怕连阴天。晴天还好点,中午能暖和一会;阴天尤其是连阴天,白天没什么暖和劲儿,晚上吃了饭(晚饭必须热汤热水)就只能早早睡觉,但过程很煎熬。
过去有几个情况,今天的小孩子是很难想象的:
(1)北方冬天很多人难得洗一次澡,被褥、衣服上浸了汗水后变得非常不舒服,冷了像金属一样冰凉,热了又粘腻难耐,而且容易滋生跳蚤、虱子等;
(2)被子是2~3年才拆洗一次的,被罩是奢侈品;
(3)北方的屋子是会返潮的,老房子还好,新房子要大几年才会彻底干透。
所以,老人常说的一个词就是火气,年轻人躺被窝里半个多小时就热腾起来了,老年人要到后半夜才能暖热被窝,甚至被窝暖热也该起床了,过去给长辈暖被窝是很孝顺的事情(尤其是暖脚,儿孙辈把爷爷奶奶或年迈父母冰凉的脚抱在怀里,还有比这更真切的孝顺吗。当然大多数长辈也舍不得)。
最常见的办法,一个是晒被子,一个是暖水瓶救命,再一个就是烧树墩子,树墩子非常耐烧,热烟笼罩在屋子里虽然呛人,但那股热气让屋子里没那么冷,而且干燥。
我就见过奢侈的人家,冬天白天黑夜都架着树墩子在堂屋里烧,屋里基本不怎么潮湿阴冷。
还有一个生活习惯,现在是很难想象的。那就是长辈或者身体比较弱的女性,吃完早饭就坐被窝,一个是保暖,再一个是不让被窝凉了,下午也一样。
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卷被筒,被子三分之一处两边向中间折叠,然后脚头那里再折叠,反过来就是一个保暖的背桶。当然还有干草,一般人家被褥底下都有厚厚的干草,很保暖,直接凉席是噩梦。
还有一个,现在农村也几乎绝迹了。小时候我更多是听说,见的不多,偶尔见也多是作为储物间。据说老年间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,而且比较实用,就是挖地窨子或者房子半身在地下。就是把很小的房子地基打在地下一米左右甚至更深的地方,然后地面以上也就两米左右高,有门无窗,里面一个土台子作床。使用前反复在里面烧,然后地面撒上厚厚的干土,土台上铺干草,这个只要不是特别寒冷,勉强可以保命。
这是当代早些年的农村,古代穷人更不可想象。
补充几点,免得大家疑惑或者争执伤了和气:
1.地域和年代。豫东、鲁西、淮北这一片地方的农村,可能具有一些共性,但没有做过调研,只是经验分享,更多是特殊性,不一样或者不统一没必要争辩。时间是80年代为主,不是90年代,更不是2000后,差几年就不一样。
2.没有土炕。可能是习惯,但更多原因是没有柴火,真的没有,不是说找不到,而是说柴火、衣服、被褥、土地、粮食、人等等这一切都被精打细算了,都要价值最大化,就像女儿出嫁要尽可能索取更多彩礼一样,麦秸、玉米秆拿来烧就是严重浪费。归根结底:穷,穷,叮当响的穷。
3.没有歧视。我说的是40年前老家那边的一些经历和见闻,不是给父老脸上抹黑,也抹黑不了,全国那时候都这个样子,甚至部分地方老百姓生活更凄凉。我去过一些地方,和稍微年长的朋友吃饭喝酒聊起过,真有比这还凄凉得多的。也希望大家好好说,别吵闹。
4.没有炉子。炉子一般只有村干部或者老师家里才有,煤不是买不到,其实很多东西都买得到(炉子、煤、柴火等),很多东西自己家就有(柴火、肉、鸡蛋、被子等),但就是舍不得买或舍不得用,原因只有一个字:穷。穷到拼尽全力才能活成这个苦难模样。
5.土地极少。有户口的开始能分1亩多点,后来不到1亩,新婚夫妻加上孩子倒霉的可能只有丈夫一个人有地,吃饭都不饱,哪来钱买煤、垒炕、买新被褥,多少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傲慢。
6.不拆洗被子。这个有很多种原因,每年一拆洗的有,两年一拆洗的也有,三年也有。根据我的经验,2~3年拆洗一次的居多,具体原因可以参考底下回复。
7.返潮是什么。这个很难说清楚,跟南方的回南天不是一回事,也不是明确的潮湿,而是房子没“干透”导致的阴冷,多少有点迷信,还有就是墙角剥落、床腿腐朽快以及衣服略有些潮的阴湿气。
8.烧树墩子是个例。人家家里有大片树林,树墩子烧不完,普通人家连做饭的柴火都不够。
9.现实就这样。可能有朋友觉得不可想象,但那个时候那片土地大概就这样,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,但却是很辛苦,这四十年真的变化太大了。
10.比现在冷。80年代我所说的这个北方区域,大概冬天普遍在-10度上下,低于此就很冷了,要下几场雪,化雪时特别冷。没有冷到零下几十度,不至于不烧炕就冻死人。
11.仅供参考。更远的古代我们都没经历过,史书也不会真去从平民视角关注现实,我之所以分享这些就是让大家从我们今天的视角去理解古代,从距离现在不算遥远但生活很艰难的视角,提供一种参考。
12.感慨长辈。很多长辈已经去世或者年龄大了,他们几乎不会上网,我说的有的是经历,有的是听说,不免有不严谨的地方,不必每个地方都较真。还是要感慨一下,从那个时候活过来的长辈真是不容易,我们现在有现在的辛苦,那个时候有那个时候的辛苦,平常心态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