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 r/ i4 W/ Y8 I2 q' w$ b* j* j$ S/ [9 R1 O( i! s: N9 V
唐朝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史上巅峰,而唐朝也是佛与道在兴衰转换时期;虽然唐朝皇室以李耳为祖先,故而推崇道教,但是也没有也因此而打压佛教的传播,故而佛教也是极为兴盛,来看看唐朝历史上都有哪些大众所知的僧人:" n3 [1 p; u/ N: d8 J: L
TOP、7 一行
+ ^. V; Q6 e( y' A/ i+ Y一行和尚应该极少有人听说过,但是学天文学的朋友应该对一行如雷贯耳;一行原名张遂,张遂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、襄州都督、郯国公张公谨,但是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已经衰微。
; i! L, J3 v' i7 Q7 _9 Z' J5 i张遂自幼关中,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,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。为避开武则天侄的纠缠,剃度为僧,取名一行,先后在嵩山、天台山、当阳山学习释教经典和天文数学。8 U. K, p3 X/ e! L. M( ~
后成为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,主持修编新历、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《大衍历》。他在制造天文仪器、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贡献。而且一行道人还曾翻译过多种印度佛经,成为佛教一派——密宗的领袖。3 B. J2 e/ j2 C q3 [& @6 }
TOP、6 惠能法师
- r& ?+ G1 _% Q1 [4 U. ~- i& Q1 r惠能法师指的是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,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,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,弘扬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的顿教法门,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。
, j5 o* Y/ n& m* g" M他弘化于岭南,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,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,王维《能禅师碑铭》谓其:“实助皇王之化”;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,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,并为其建寺造塔。
R) l! S- ?0 g+ I o7 z+ Y! P- N在滑台大云寺的无遮大会之后,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,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。当时唐朝佛宗分南北,南宗就是惠能法师的顿门,而北宗则是以神秀法师为主的渐门。
; Q4 f& N2 f: e" u. R神秀法师的渐门适合慧根一般的平常和尚,成就一般;而惠能法师的顿门对慧根要求极高,有的人终其一生不得入门,有的人一朝顿悟便得道成佛;也因此惠能法师被外国人认为是中国的“智圣”,因为顿门禅宗对智慧的要求实在太高了……, n) j& I3 J3 |: a
TOP、5 鉴真法师. V# f' j1 @& n1 d/ I% t
鉴真法师乃是律宗南山宗传人,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,著名医学家。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,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,弘传佛法,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。
+ A6 r! K1 ]/ Q. \: Q$ N9 n' P2 |而鉴真和尚也被日本人民誉为“文化之父”、“律宗之祖”。后来鉴真法师在唐招提寺圆寂,终年76岁。日本人民称鉴真为“天平之甍”,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。
7 g3 W6 G- c+ v0 HTOP、4 怀素
5 l0 b% i; i7 i怀素是一个书法家,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狂草书法家,怀素的狂草在中国书法界上与张旭的狂草齐名,合称“颠张狂素”。怀素自幼出家为僧,经禅之暇,爱好书法,但是由于没有名师引导,所以十年间怀素都没入门。9 q+ N$ |7 F( j) b
直到二十岁的时候,有幸拜会颜真卿,颜真卿把“十二笔意”即“平谓横、直谓纵、均谓间、密谓际”等传授给了怀素;怀素书法由此入门,怀素草书,笔法瘦劲,飞动自然,如骤雨旋风,随手万变。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,千变万化,而法度具备。
6 N5 y# l6 |: U! `9 c4 X怀素本是一个叛逆者,在盛唐走向晚唐的时代,唐朝书法氛围崇尚法度;王羲之书法在初唐,受到唐太宗的追捧,时人更是趋之若鹜,怀素并不在意当代的艺术潮流。他更多地在“一笔书”的领域探索,继承了张芝、崔爰、杜度以及王献之的书法传统。
' H& T* V; `* X5 U6 f$ b1 b如果说,怀素青少年时期的书法,凭借的是艺术直觉。那他三十岁以后的艺术探索,则是在艺术传统中求索。而中国书法的历史传统,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笔法传承,笔法则是魏晋书法的“核心机密”。
+ l! z! I5 \4 s. \ g) STOP、3 辩机和尚
' S1 S- { v# j Y( |! k辩机和尚十五岁出家,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。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。帮助玄奘翻译经文,撰成《大唐西域记》一书。乃是当时鼎鼎有名的高僧。
! c# t+ ^! k$ N/ l) |但是辩机和尚留名历史,并不是因为他曾帮玄奘翻译经书,也不是说他名气有多大,而是因为他与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发生的故事有关,高阳公主对辩机和尚一往情深,在辩机和尚死后,高阳公主对唐太宗怨恨不已。5 `8 \9 q1 D# h, _; R
在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事发之后,辩机和尚被恼羞成怒的唐太宗下令腰斩;而辩机和尚一代高僧也被人成为恶僧,名列正史,千百年来受到正统封建士大夫的口诛笔伐。
& F9 ` ^. e( X5 S但也有一些学者十分赞赏辩机的才华,对他因一女子之累而早死十分惋惜。所以在佛教史上,以及在中国古代史上,辩机是一位功罪难评,聚讼纷纭的人物。3 t1 Q+ L( P7 a4 Z
2 ^' a4 `6 U, `; b
TOP、2 薛怀义
4 S1 ^% k3 Y. C T* W薛怀义原名冯小宝,受千金公主推荐成为武则天的男宠,是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,并且因此被封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、梁国公。并说服武则天于洛阳城西修复故白马寺。
7 g% {: X) b: p' h% I5 D甚至多次担任大总管,率军远征突厥,而且他每次出兵,突厥都已退兵,薛怀义以此居功。690年,武则天又进封他为右卫辅国大将军、鄂国公。其后来日益骄倨,火烧明堂,令武则天恶之,下令太平公主设计将其杀死,辇车载尸送至白马寺。
! K4 f6 N" l' b$ N. ~5 u5 T薛怀义本是一小人,后来侥幸成为武则天的枕边人,因此一步登天,但是薛怀义恃宠而骄,最终触犯到了武则天的底线。
% y d2 ?+ k9 v/ ]' i4 C" d% W9 o b* j, Q0 p6 D8 U
TOP、1 玄奘法师
. M7 t" p+ V9 V( E ?) ?. {玄奘法师就是唐僧了,被尊称为“三藏法师”;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,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,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。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,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。
0 w2 h( V$ y; t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,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,被鲁迅誉为“中华民族的脊梁”,世界和平使者。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,不畏生死的精神,西行取佛经,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,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。- e$ X1 @. O/ |) Y ~% E
. O* ?( K M; w$ d0 g7 v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