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大诏令
* r) k" Z" Z% X. ]! L' m( I; \' I+ P/ q+ I
! |5 c) K( W1 N) r9 f0 I诏令,是皇帝发布的公文的统称,民间则一般称为“圣旨”。诏令大体上可分两大类:一是发布重大制度、典礼、封赏的文书;二是日常政务活动的文书。概括起来有制、诏、诰、敕、旨、册、谕、令、檄等。
' a& d3 b( e) f5 a& u; H
3 C: o4 Q' Q' [( D制 是皇帝颁布的重大制度,加皇帝的印玺;诏书是政务文告。“制”和“诏”相比,制书要比诏书级别高些。
+ m( I. X; P6 r4 L诰 起初是用以指告诫之文,后用以封赠,明清一至五品的以诰命授予。清代又以诰命特指受封赠的妇人。
$ b" l# r% D, _" [; o, G" L R/ K敕 是用以封赠较低级官的一种文书,清代封赠六品以下官或妇人用敕命。明清官吏受封赠的文书统称为诰敕。
6 m) W4 ^: _- _' J旨 宋以后专指皇帝的意见、命令为旨,一般称“圣旨”。" ] s* r5 R* q8 ]
册 是帝王封爵的策令,凡立皇后、立太子、封王尊贤都用册书。
) y$ c; d( G/ W谕 皇帝施于臣下的文书,亦称谕旨、上谕。' h! @- V- h8 U6 O! d- l/ F
令 皇帝的命令。
# { {* e4 v- f檄 古代帝王作征召、晓谕、申讨之类的紧急文书,多插上羽毛,称为“羽檄”(俗称“鸡毛信”),后泛称紧急之类的文书为“檄”。4 P% _. n% l2 [6 y; [9 D) c
/ Y) f# c( m6 ]1 s
. i3 P! A9 ]; }+ j& Y唐代诏令分为册书、制书、慰劳制书、发日敕、敕旨、论事敕书、敕牒七种形式,一般由中书省起草,门下省审核颁行,其中有严格规定:“凡制敕宣行,大事则称扬德泽,褒美功业,复奏而施行之。小事则署而颁之。”(《唐六典》卷8 门下省·给事中条)。所以在颁行的制书之首往往是“门下”两字,如《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》开头就是“门下,天下之本……”。而天命所归的话往往见于皇帝的即位诏令中,与魏晋南北朝时略同。而西周时的“诰命”与“敕命”在此时专指帝王授官、封赠的命令。
: v" ~ Z; o5 {) ~+ R% T5 _) x* O# R8 f) Y/ G0 b: P
|